上海国际高中如何选择题?
我们常说的上海“国际高中”,一般是指设立在上海,面向中外学生同时招生的,以西方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学。
一般而言,“国际高中”有两类,一类是以传统公立高中为依托,由公立高中外籍教师引进一些外国课程,如I.B.、A.C.S.I.等。这类学校学生平时在校主要为学英语,后期可参加国外相应课程考试。另一类是纯粹的国际学校,引进国外整套教育体制,采用国外教材,由国外教师授课。
学生一旦选择了“国际高中”,其学籍即转为外国籍。如果毕业后希望进入外国大学,就必须参加外国大学入学考试(TOEFL、G.T.等),如果打算进入中国大学,则必须参加中国高考。显然,选择前者风险大,后者出路好。
上海“国际高中”的国际课程开设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本土教师用英语上课,课程包括外国英语、外国历史、西方新闻、绘画、音乐等,这类学校只限于少数学生。另一种是全部国外教师用英语授课,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核心课程有外国语言与文化、外国国情、第三国外语、西方思维与方法、公共讲座与研讨、社会实践等。
专业课程依学校不同而层次有所不同。一般有高等数学、实用英语、统计学、微积分、经济学、公司经营管理、计算机原理、化学、 biology、西方人文思想史、心理学等。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增设了体操、射击、游泳、日本料理制作等课程。
“国际高中”实行学分制。一般为3年(也有的为2年)。每个学生必修外国外语(一般在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选考一门)、外国历史、西方新闻等课程。另外还必须修满其他选修课程12至14门,才能毕业。
“国际高中”学生入学需要进行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考试。考试及格就可获得入学资格。在考试中,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好学生,今后学习物理和经济较好;数学和化学成绩较好者,今后学习物理和生物学较好。
“国际高中”最大的优势是学生可以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可能有助于学生克服语法障碍,但有可能忽视语言内涵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选择 “国际高中”的学生,在国内中学学业成绩并不突出,甚至有的考试门门补习,“弱科”明显。但进入“国际高中”后,外语学习环境使他们的外语能力突飞猛进。语言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中国人相处也更亲近了。但他们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缺乏了解,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可能思想情绪化,思想偏于极端,做事情不考虑后果。
“国际高中”毕业生进入外国大学后,与留学生相比在语言上有优势,但毕竟“国际高中”毕业生没有在中国读完高中,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与中国学生相比,存在着“中国根”不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