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肺结核检查项目有哪些?
大学体检可能要求做胸部X线,如果有既往病史,可能需要再做CT。 过去20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现状》报道,每年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约13万,死亡患者约8.6万;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12年全球结核病相关情况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9%,高居全球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虽然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是在一些地区及人群中的患病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在云南、西藏等结核病较高发的省份以及老年人、贫困群体中的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是基于细菌学检查,即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结核杆菌。但是这项检查需要时间较长的培养周期,并且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即培养出了病原体,但检查结果为阴性)。现在临床上医生更偏重于采用影像学检查来提示是否存在结核病灶。 而对于准备上大学的同学来说,在入学前的体检中可能会遇到需要接受胸部X线或者肺部CT检查的项目。那么,如果历史中有肺结核病或疑似肺结核病的病人,在做这些影像检查时会受到什么影响呢?会不会查出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而使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呢?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一、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显示出骨骼、软骨、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膜等的发育情况,还可以鉴别病变的性质,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但是X线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它对软组织显像不够清晰,对比较细微的病变容易漏诊,且不能显示病变的全貌。另外,X线检查有一定的辐射,虽然每次检查接受的辐射量很小,但对于即将步入成年人阶段的青年人来说还是应该尽量避免长期反复检查。
二、CT检查 CT检查是对X线检查的有效补充,能够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尤其对软组织损伤显像优于X线检查,对于早期肺结核的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但是CT检查也存在一定的辐射,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来说应该避免检查。而且由于CT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三、其他检查 除了X线和CT检查外,还有一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结核的存在与否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MRI(磁共振成像)、核素扫描(如:γ-照相、肺灌注扫描)、超声检查等。
无论采取何种检测方式,医生都会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综合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抗结核药物都具有肝毒性,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