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大学分校比较好?
从历史上说,分校制度是严重不合理的产物。 1978年恢复高考后,高校实行计划招生,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址(个别学校有两个校区),按地区划分招生计划,各省的招生计划中本地院校比例很大。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一些学校就在本省多招一些学生,这样就形成了分校。
由于当时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远小于供给,考生多得要命,所以分校虽然质量不高,但名声也不差。到了21世纪,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多少,分校依旧存在,只不过换了个名字——独立学院。在《教育部关于批准设立独立学院的通知》里明确说了,“独立学院实施普通本科教育”而且需要明确的是,独立学院的毕业证和学校本部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为什么非要办分校呢?原来,2003年教育部门提出“取消重点高校专有名称和缩写代号,不得跨省份跨省会城重复创办高校”之后,很多学校都想出了新的办法,搞分校、搞独立学院就是其中一种。 这些学校有个共同的特征:原身是老牌名校或者实力强劲的高校。他们依托母体高校的声誉和品牌吸引考生和家长,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以浙江大学为例,其有三个校区,玉泉校区、西溪校区和舟山校区。其中,前两个校区都是老浙大。1998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合并,杭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而浙大舟山校区则是2000年后建的,原来是一所隶属于交通部的学校,叫航校。
当然,除了这种老底子出身的学校会有分校外,有些新学校也会建分校。比如上海纽约大学,虽然是中美合作办的高校,但毕竟是中国人办的大学,所以按照惯例也要建个分校。于是,2014年上海成立了纽约大学上海分校,也就是如今的上海纽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