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牙医难学吗?
在澳洲学医的时候,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想学牙医,但是被劝退的,原因是太难,风险太大。。。 首先,澳洲的医学生要想毕业成为医生(医学毕业生),就必须通过临床考试,这个考试的难度跟高考差不多,录取率也很低,过了这个关才能拿到行医执照,进入实习开始练手。
然而,在拿到这个执业医生执照之前,还要经历一个磨练,就是在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做一段时间的见习医师(Medical Intern),这个阶段是没有工资的,而且完全免费给医院白干活,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个阶段,学校是不会给你发毕业证的,因为你的毕业证书就要等到你通过临床考试以后了。
而一旦选择了牙医方向,那么在练习牙科相关技能以及参加临床考试的过程当中,是有可能对你的口腔或身体造成一定伤害的,毕竟你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虽然医院会给你一定的赔偿,但你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成本。
澳洲的牙医培训体系是这样的:首先在本科阶段完成四个学期的基础学科学习,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然后在研究生阶段再选读两个学期,主要是关于口腔学科方面的知识,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外科学等;最后通过三个学期的临床实习和培训,才能正式成为一名牙医。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你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成绩合格,并通过了相应的职业评估,就有机会可以考取牙医执照。 但是,如果你选择读牙科,就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因为后面的路很可能充满挑战。 以阿德莱德大学为例,该大学的牙医学院是全澳第一所牙学院,其教学质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然而就算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牙院,也仅仅能给到学生30%的通过率。也就是说10个学生里面最多只有3个学生能够成功毕业并拿到医生的任职资格。 这么低的通过率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甚至觉得不值得。然而,当你了解了整个牙科培训的流程后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首先,要成为牙医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对口腔及牙齿方面的大量专业知识熟知于心。以阿德莱德大学的医学院课程为例,光是必修的课程就已经达到78门之多。如此海量的知识内容和学习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学习和消化,课后还须进行大量的课题研究和实操训练。
另外,为了达到医疗行业所要求的标准,学生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巧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不同的临床案例进行学习。毕竟,想要通过考驾照来获得驾驶的机会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何况是获取行医资格呢。不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每一关卡都需要花费不少的功夫和时间去钻研和实践。